雖然很多朋友對上圖這個「 Google 定位紀錄」功能怕怕的,但是其實他很好用,這個紀錄當然是私密的,只有我自己看得到,然後透過我們平常隨身攜帶的行動裝置( Android ,以及有安裝 Google 地圖或 Google+ 的 iOS ),就能自動把每天的移動軌跡儲存。而這在日後要回憶查詢自己的旅行出差行動時很有幫助(參考:Google 定位紀錄帶你解鎖世界地圖,回想一生旅行記憶)。
當然,這個「 Google 知道你去過哪裡」的功能不只可以用來查詢,他也提供了依據讓 Google 主動提供你即時幫助,例如 Google 會自動追蹤並修正我的常去地點(每天晚餐用餐習慣地點),在下次我可能要前往時(晚餐前)主動提供導航建議。
但是,過度恐懼 Google 的隱私追蹤,或是輕忽 Google 的隱私追蹤都不好。當「 Google 知道我們每天做過什麼事情」時,我們應該有一個正確的態度就是:我要知道如何利用他們,也要知道如何不被利用。而這時候就可以利用 Google 最新整合的「 Google 帳戶紀錄」管理中心來完成。
一、你知道 Google 為什麼要知道你做過什麼嗎?
在冒然的關閉或啟動這些 Google 「隱私追蹤」功能前,我們應該先知道,把這些個人資料交給 Google 「處理」會有什麼用?
你搜尋過的內容:
當 Google 知道你每時每刻的搜尋紀錄時,可以在下一次搜尋提供你更適合的搜尋建議,或者在你從 Google 網頁搜尋某些餐廳、景點時,下次你打開 Google 地圖、 Google Now 就能獲得導航建議,甚至 Google 會因為你的搜尋主動提供你感興趣的網站、明星最新資訊。
你造訪過的地方:
當 Google 可以自動追蹤你的每天行動軌跡時,他會自動判斷出(並且會自動修正)你的居住地點、上班地點,以及每天早午晚的習慣習慣地區,然後在 Google 地圖與 Google Now 提供你快速導航建議,或是提供你每個月的運動紀錄報告。(附註:這個定位紀錄不需要開啟 GPS 也能記錄,詳情可見:手機 GPS定位 WiFi定位 怎樣省電精準?地圖實測比較心得)
你的 YouTube 搜尋紀錄:
這樣一來下次你搜尋時同樣可以提供你更好的搜尋建議,或是自動推薦你喜歡的影片。
你曾在 YouTube 上觀看的影片:
同樣的,這成為 YouTube 下次自動推薦你相關影片的依據。
對於目前愈來愈和個人生活結合的兩大智能服務: 「Google 地圖」與「 Google Now」,還有漸漸能夠提供更加個人化解答的「 Google 搜尋」來說,上述的「個人數據分析」是非常重要的,這樣才能提供智能化的個人服務。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