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gtrottr
T客邦
T客邦 - 全站文章 
邪靈入侵:陰森詭異的猙獰恐怖席捲而來
Feb 1st 2015, 01:00, by vermilion

5c90c169f4536b573d97ac1e25259717 《邪靈入侵》是惡靈古堡系列的生父,三上真司所監製的恐怖作品,由新成立的Tango Gameworks負責開發。故事描述警探主角與同伴們前往醫院偵查凶殺案,卻發現該地已變成猙獰的地獄,主角得想辦法在怪物的夾擊下存活,並追查事件的真相。本作以恐怖感與次世代畫面為號召,其表現是否具備次世代的水準呢?

(注意:以下影片含有血腥內容)

開發公司:Tango Gameworks

官方網站:http://theevilwithin.com/

平台:PS3 、PS4、Xbox 360、Xbox One、PC

遊戲人數:單人

略有落差的基本規格

在進行遊戲前,先讓我們檢視一下遊戲的開發團隊。三上真司曾經帶動恐怖遊戲的功風潮,Tango Gameworks雖是新團隊卻頗具實力,似乎相當有看頭。遊戲使用的是修正版的id Tech 5引擎,這一切看起來似乎值得期待。可惜事與願違,本作各方面的演出參差不齊,請容筆者細細道來。

照慣例先看看解析度的演出。PS4版的解析度是1080p,而Xbox One版則是900p,但是遊戲上下卻存在著無法消除的黑邊,使得可視範圍只有原本的71%,實際解析度分別是PS4版的1920 x 768,以及Xbox One版的1600 x 640。或許遊戲是為了營造電影質感才這麼設計,然而電影的畫面長寬比通常是2.35 : 1,而本作卻是2.5 : 1,比例相當微妙。

▲上下黑邊佔據整個畫面的29%。

邪靈入侵的畫面狀況讓筆者想到2005年的《惡靈古堡4》,這款遊戲的解析度為640 x 480,上下加入黑邊後就變成640 x 360。但是可別忘記,惡靈古堡4加入黑邊是為了營造出16 : 9的畫面質感,反觀這次的邪靈入侵畫面本來就是16 : 9,上下黑邊的設定就顯得畫蛇添足。

遊戲使用FXAA反鋸齒,效果中規中矩。Xbox One版合併使用強健的柔化後處理效果,加上解析度偏低,使得畫面較為模糊。景深機制使用了類似的模糊效果,順利消彌遠景的鋸齒與雜點,並根據距離來調整模糊程度,忠實呈現物件的距離感。

▲PS4版的人物貼圖清晰且銳利。

▲Xbox One版有明顯的模糊現象。

三上真司是惡靈古堡系列的催生者,被同好尊稱為恐怖遊戲之父。三上真司於1990年大學畢業後加入卡普空,1996年的《惡靈古堡》帶動恐怖遊戲的風潮,後續作品有《恐龍危機》《惡魔獵人》與《鬼武者》,獲得巨大的商業迴響,是當時最知名的遊戲開發者。然而三上真司堅持在GameCube平台製作遊戲,與 卡普空的高層不合,2004年推出《神之手》之後便辭職,與神谷英樹等人創立白金工作室,近期代表作為《魔兵驚天錄》與本文的邪靈入侵。

PC版設定充滿彈性

PC版提供更具彈性的畫面選項供玩家選用。反鋸齒選項有FXAA、MLAA與SMAA,可惜這些反鋸齒的效果沒有特別理想,部分邊緣會被程式遺漏而帶有鋸齒,連帶拖累畫面質感。同樣使用id Tech 5引擎的遊戲《德軍總部:新秩序》可以利用顯示卡控制介面來強制導入反鋸齒,改善原本遊戲反鋸齒效果不佳的問題,然而這招對邪靈入侵卻行不通。

PC版可以利用console指令來消除上下黑邊,聽起來很美妙,但是遊戲的實際做法是:藉由拉近畫面來消除黑邊,意味著左右兩端的畫面會被裁掉。更何況遊戲視角離主角很近,拉得更近會嚴重限制玩家的視野,這對極需觀察四周動靜的本作而言無疑是致命傷。

▲PC版用console指令消除上下黑邊的畫面。

▲消除黑邊狀態下舉槍瞄準,視野超級狹窄。

Tango Gameworks是三上真司號召的日本開發商,成立於2010年3月,當時只有13個員工,後來在2012年擴編為65名員工。2010年10月,Tango Gameworks被ZeniMax Media(Bethesda的母公司)所併購,由Bethesda負責遊戲經銷。2012年5月,Tango Gameworks宣布他們即將推出第一款作品,遊戲代號為「Zwei」。這款遊戲後來正名為邪靈入侵。

移除上下黑邊的非官方修正檔

幸好玩家可不是省油的燈,國外網站「Flawless Widescreen」便推出一套非官方修正檔,在不影響攝影機距離的前提下移除上下黑邊,玩起來更加過癮,而且完全不影響遊戲進行,帥啊老皮!有一得必有一失,移除上下黑邊會使得遊戲畫面大小從71%升為100%,這意味著畫面運算量同樣從71%升為100%,延遲狀況會更加明顯,配備不夠力的玩家可傷腦筋了。

▲使用非官方修正檔消除黑邊的畫面。

▲就算舉槍拉近視野也沒問題。

遊戲配樂為高田雅史,代表作為《七面殺手》《神之手》與《英雄不再》。

不夠穩定的30幀演出

遊戲幀數鎖定在30幀,令筆者大感意外。id Tech 5引擎的特色是成熟度高,先前使用此引擎的遊戲全部是60幀,《狂怒煉獄》甚至在PS3平台上都能夠維持60幀。邪靈入侵是次世代主機的遊戲,畫面又偏小,卻只有30幀,實在是缺乏誠意。

即使採用縮小畫面與略低的30幀,仍會發生延遲的狀況。延遲在遊戲中幾乎是俯拾即是,在室外場景尤其嚴重,足以影響玩家的手把指令輸入。室內場景還不至於這麼延遲,遇到人群或爆破場面仍不免頓個幾下。旋轉攝影機同樣會造成延遲,偏偏本作的難度偏高,筆者經常因延遲而死於非命。延遲使得遊戲過程險象環生,無論是哪個版本皆無可倖免,令玩家玩起來氣惱不已。

▲PS4版的地板材質還算精緻。

▲Xbox One版的地板朦朧不清。

 

(下一頁還有:更多跨平台比較)

Facebook

馬上按讚 加入電腦王粉絲團

標籤:電腦王, 遊戲, 軟體, 評測, 單機遊戲

Recommended article: Chomsky: We Are All – Fill in the Blank.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muko9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