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Blogtrottr
批踢踢實業坊 movie 板
 
[好雷] 那時候,我只剩下勇敢
Feb 9th 2015, 18:59, by REIMU

作者REIMU (蓮霧)

看板movie

標題[好雷] 那時候,我只剩下勇敢

時間Mon Feb 9 18:59:29 2015

禮拜日和朋友去看了【那時候,我只剩下勇敢】 因為許多橋段都有共鳴感,所以寫了點感想。 因為只有看一次,如果有什麼敘述獎錯了,就請告訴我更正吧。 曾在網路上看過關於家暴的海報,海報的內容圍繞在餐桌旁:男人因為小男孩打翻了牛奶 而將要揮手打人,小男孩害怕得舉手求饒。而餐桌另一邊的三人表達了小男孩在這樣的環 境下成長,從無助到發洩,恐懼而憤怒,循環之下形成另一個家暴。 http://imgur.com/6NndIJa
同系列的海報似乎還有兩張,各有不同的主題,但講的都是家庭環境對孩子的影響,和【 我只剩下勇敢】帶出來的主題相互呼應。 父母留給孩子的不會只有財產或遺傳。他們的個性、工作、價值觀、習慣,以至構築的家 庭環境(對孩子而言可能就是整個世界)一舉一動,每一句話每一個判斷,都會以某種形 式留在孩子身上。在海報上有十分明確的主題,在【我只剩下勇敢】一片裡,則和每個人 家裡供的經一樣難念難解。 主角雪兒的母親對她而言有如支柱,撐起因為父親酗酒家暴而殘破不堪的家庭。但另一方 面她難以接受母親逆來順受,當個妻子當個母親,但沒能成為獨立的女性;不放棄婚姻不 放棄家庭,最後卻犧牲了自己。在生命的最後還捐了眼角膜,遺留大愛反讓女兒痛哭失聲 。 當雪兒的母親芭比告訴她:「我從不後悔這個婚姻,因為我有妳和妳弟弟」(大致的意思 )時,雪兒說不出口的是:「妳值得更好的。」「妳可以得到救贖」甚至更激烈的「妳可 以更獨立。」「妳可以更自私。」 她希望母親能有所改變。愛一個人有兩種作法,一種是改變自己成為對方喜歡的樣子,另 一種則是改變對方成為自己理想的模樣。雪兒對於自己和母親的關係其實是十分掙扎的, 她一方面努力成為母親心目中的理想,同時也希望母親能成為她心目中的理想女性。事實 上芭比曾嘗試過:她和女兒讀同一間學校,試著學各種不同的事物,並且養了一匹馬。但 是當這些努力和她的身分放在天平兩端時,芭比總是選擇後者。而更加悲劇的是縱使她怎 麼努力,最後還是被病魔一句無情宣判化為烏有。 雪兒的世界崩潰了。連母親最寶貝,留給他們姊弟的馬也因為經濟窘迫而遭到射殺。母親 給予她的一切,她什麼也留不住,除了吞到肚裡的骨灰之外,什麼也留不住。 失去世界的中心,有幾年的時間她放棄自己於性愛和毒品中,背叛前夫,生活糜爛到無法 正視自己。失去一切的悲痛也讓她放棄了一切,直到幡然醒悟,毅然決然投入超過一千多 英里的PCT健走。 那時候,她只剩下勇敢。 失去一切的人沒有什麼好怕的。 她的健走不是把自己從舒適圈拉出來,而是把生命都押在一條未知的路上;那不是為了得 到救贖的計畫,而是包含賭氣和發洩,還有懲罰自己,不成功就成死的任性而為。她告訴 自己我隨時可以退出,一路上也真的不停反問自己我到底在做什麼。省視自己的悲慘世界 卻又硬生生全部接受,如同她頭幾天吃的冷粥。 「我愛冷粥。我愛冷粥屎。」 無論願不願意,她終究是逆來順受--或者逆來硬受了。 回到電影開頭沒多久,雪兒獨自面對比她還大的登山行李,這個也裝那個也裝,水壺裝滿 了水還不夠,還要把行李給弄濕弄重,扣上扣,背不起來也要翻過身去,掙扎扛起大得不 像話的負擔--或者我想更進一步說,那個行李象徵的是她對自己的懲罰。 如果她想原諒自己,她得先得到自己的同意。那正是某位登山客對她是對她的形容,而事 實上她的確是。有趣的是,正因為這分嚴格,讓她沒能意識到自己的行李太重,沒能意識 自己對登山的了解太淺薄,沒能意識到自己跳進去的是男性居多的環境(特別她又因為家 暴,文學背景,和先前的縱慾而無法適應。)沒意識到並非全然無知,而是在懲罰的前提 下有意無意默許的枷鎖。 只是也正因為沒能意識自己唐突闖入,反而在穿越砂漠,甚至連老手也放棄的情況下成功 度過雪地時,意識到自己仍有能耐,意識到自己能找回過往的那個雪兒。 另一方面,從年幼的家暴陰影,到母親過世,家庭拆散。雪兒對異性一直抱著某種程度的 排斥,使她很難接納另一半,於是她這一路上遇見的所有男性,幾無避免地都被她排在某 個距離之外,即使隨著路程漸多,她也開始了解到不需要對所有男性都提高警覺,卻也沒 辦法真正走出傷痛。 她需要救贖,於是她問自己:我是否能從中得到救贖,還是我已經得到了? 她了解到生命從來沒照她想得走。她的母親是如此,她放縱的那幾年是如此,她在健走頭 幾天時遇到的老頭子也是如此,以為十哩外的水塔有水也是如此。她遇上的小男孩,聽到 的那首歌也是如此。一切都是來得如此突然,如此無從準備。 我想起堺雅人在其著作曾寫過為了準備演戲而勤練中文,但他拿到的角色講的是俄文,把身 體練壯了,下一個Cast要演的卻是病人。既是如此,不如把握當下應對會來得更好。 所以關於之前的問題,我想她已經得到了救贖,只是需要證明,藉由完成什麼來證明她的 旅途、她的懲罰、她的新生,她的救贖。她心裡想的是無論如何,到了眾神之橋,總會有 個結束。 然而那個小男孩的歌聲把一切都提早了。 當她與祖孫別離,跨過數步,跪倒在地泣不成聲時,她才真正卸下重擔,卸下防備,卸下 懲戒,而誠心面對自己。 幾年之後,她擁有了家庭,也真正地走出了陰影。 父母留給孩子的不會只有圖紙或數字,他們所構築的一切一切都會以某種形式繼承給孩子 。至於是遺產還是遺債,則看孩子像芭比一樣全然接受,像弟弟那樣逃開,還是像雪兒一 樣,以最艱苦的方式扛下。 非常好看。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1.253.232.202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ovie/M.1423479574.A.927.html

Recommended article: Chomsky: We Are All – Fill in the Blank.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muko9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