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Blogtrottr
Mobile01最新文章
 
兩種揮桿方式的比較(感覺最近高爾夫版有些冷清,來點把火,大家扇一扇吧!)
Apr 10th 2015, 04:31

高爾夫的揮桿大致上有兩種使力的方式,用【手臂拉】和用【手腕甩】。

用手臂拉,最後還是要靠手腕甩才能使桿面回正。如下面【甲】圖,紅色的部分(A到B) 就是用臂力拉球,球桿與手臂呈現90度,這是不亂動手腕的自然結果。
綠色的部分(B到C) 就是藉著拉下來的強大桿頭動能用腕力甩出去。腕力只用在B~C這一段。

用手腕甩,基本上還是要伴隨著手臂的拉球,拉和甩同時發生,純粹靠手腕是甩不出力量的。如下面【乙】圖,一開始下桿就使用甩的力量,所以沒有紅色部分,只有綠色部分。

在練習場,可仔細觀察旁邊球道的業餘球友,可以看出,絕大多數都是用【乙】的方法在揮桿。
而如果參考一些國際知名的球手,大致上卻是用【甲】方法在揮桿。如下圖:

本圖只供純學術探討,無商業行為,如有異議即刻撤除。

那為何職業球手會用【甲】圖的方式揮桿?

先來分析兩者擊中球時的桿頭速度。桿頭速度越快相對球飛行的距離就越遠。
依力矩原理:

【乙】圖從90度(100%) 開始釋放到擊中球時恰好打直(43%),所以平均球桿受力是 (100%+43%)/2=71.5%
【甲】圖有3/4的時候是90度(100%),1/4是如乙圖的71.5%,所以平均球桿受力是 (100%*0.75+71.5%*0.25)=92.875%
【乙】71.5/【甲】92.875=0.77

就是說【乙】在對球桿的施力效應上只有【甲】的0.77倍。
但是【乙】的揮桿路徑比【甲】長約為1.1倍。
以做功來計算W = FS (有效力量*位移)。【乙】擊中球時的桿頭動能約為【甲】的1.1*0.77=0.85。
如果把動能換算成速度,E=1/2mv^2 (速度=1/2桿頭質量X速度平方),以此反推的話,【乙】的桿頭速度約為【甲】的0.92倍。
結論就是,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形下,【甲】會比【乙】擊出的球遠大約一成。

除了上述的距離差之外,【甲】方式因為桿頭較晚釋放,所以造成較陡峭的下擊路線。這種路線造就出來的好球帶較寬,也就是失打率較低。有一篇”為何職業球手閉著眼睛都可以打出好球”可搜尋參考看看。

如果已經用【乙】的方法擊球超過10年以上,想要改正為【甲】。說實在的,相當不容易。可以做小幅度修正,但是要注意以下幾點:
1. 雙手不能太彎曲,否則揮出的路徑會偏小。
2. 整個揮擊過程,兩隻手臂都要盡量放鬆,不能縮回來。
3. 上桿時手腕還是要盡量維持90度角,不能垮掉。
4. 下桿時重心的轉移還是要正確。又因為幅度比【甲】大,所以整個過程不能「急」。
5. 因為球桿的受力效應偏低,所以不要拿太重的球桿。雖然兩個人身材、力量一般,但是偏【乙】方式擊球的人不可以比照【甲】方式擊球的人拿一樣重的球桿。

備註:本文有另外於洋梨高爾夫評論-會員分享裏頭刊登過。http://www.peargolf.com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muko9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